客服热线:
400-0851-519
茅台镇中小型酒厂停产对消费者而言是“双刃剑
来源: | 作者:汉锦小微 | 发布时间: 23天前 | 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价格变化:短期低价促销与长期分化加剧

1.库存积压引发低价抛售

   中小酒厂停产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,部分经销商为回笼资金不得不低价抛货。例如,茅台镇坤沙酱酒原酒价格已跌至30元/斤以下,甚至出现“99元买一送一”的促销活动。这类低价现象更多集中在中小酒厂的贴牌产品或低端市场,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以更低价格购入酱酒。

2.头部品牌控价策略维持高价

   茅台等头部企业通过控量稳价(如限制飞天茅台投放量)维持高端产品价格体系,其品牌溢价和技术优势使核心产品价格不受中小酒厂停产冲击,甚至可能通过提价巩固市场地位。

3.市场分化加剧

   中低端市场因价格战激烈,消费者可选择低价产品;而高端市场因头部品牌集中化,价格可能长期稳定或上涨。例如,200元以下的“口粮酱酒”销量逆势增长,但高品质酱酒价格仍坚挺。

二、酒质提升:劣质产能出清与品质竞争升级

1.低质产品淘汰,市场规范化

   政府政策清理“小散弱”酒企(如要求窖池数≥24个),并加强环保和技术监管,迫使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作坊退出市场。例如,仁怀市已清退632家酒企,未来计划将企业总数控制在800家以内,减少低质、同质化产品的供给。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减少,但剩余产品整体质量提升。

2.头部企业技术升级驱动品质优化

   大厂通过智能化生产(如机器人上甑、全自动酿造车间)和规模化扩产,提高工艺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。例如,某酒企新建车间单窖池产能提升100倍,年产量达2万吨,同时降低人工误差。这类技术进步使高端酒品质更可靠。

3.消费需求倒逼品质竞争

   消费者偏好从“跟风囤货”转向理性选择,更关注品牌背书和产品真实性。例如,茅台镇调酒师推出高性价比产品(如30年老酒勾调的99元坤沙酒),试图以质价匹配吸引消费者。市场逐渐形成“优质优价”的良性循环。

三、消费者选择的两极分化

1.低价市场:风险与机遇并存

   低价酒可能来自库存抛售或小厂尾货,需警惕以次充好(如新酒冒充老酒)或虚假宣传风险。但部分中小酒厂通过直播等新渠道销售高性价比产品,可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选择。

2.中高端市场:品质与品牌主导

   头部品牌通过细分产品线(如茅台王子酒、习酒窖藏系列)覆盖不同价位,消费者可选择品质稳定的中端产品。同时,大厂扩产的高端基酒储备(如茅台5.63万吨基酒产量)为未来高品质产品提供保障。

结论

茅台镇酒厂停产对消费者而言是“双刃剑”:

短期:中小酒厂库存抛售可能带来低价机会,但需甄别酒质;  

长期:行业整合推动市场向品牌化、品质化发展,消费者将以合理价格获得更优产品。

未来,消费者需在价格与品质间权衡,建议优先选择有品牌保障、生产工艺透明且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,避免盲目追逐低价或概念炒作。


贵州汉锦V20酒,在圈内口碑一直不错,它采用传统工艺酿造,成酒口感圆润,酱香明显。

发展至今,汉锦旗下主线产品并不多,在现在市面上都比较受欢迎,是其主打价格在200左右

汉锦V20酒原料精选当地优级高粱、小麦,酿成后酒色晶莹透亮,香气饱满,日常小饮、聚餐都挺适合。